“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同比增速4.8%,9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后,一揽子增量方针连续出台,逆周期方针逐渐起效,2024年全年增速5%左右的方针完结可期。2025年作为‘十四五’终究一年,在方针加力之下,国内经济回稳向上趋势或仍将连续。但考虑到特朗普方针或许带来的外部冲击,咱们估计表里对冲后,叠加2024年基数平稳,2025年我国经济增速5%左右或仍是尽力方针。”2024年12月18日,在西南证券举行的“渝创未来 西南同行”科技·变革·立异——本钱市场赋能新质生产力开展论坛上,西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叶凡对2025年经济形势如此预判。
就现在市场亲近重视的“特朗普2.0”对中美交易甚至我国经济的影响问题,叶凡说到,“特朗普1.0”时期,中美交易摩擦下,2019年我国经济增速为5.95%,较2017年下滑1个百分点。“特朗普2.0”估计在关税方面或有加码,这对我国经济或会构成必定外部冲击,但由于我国对此有不少预备性方针,而且美国当时通胀仍在高位,关税加码或有必定节奏,关于我国经济冲击的程度或也有限,无须极度失望。
2025年经济增速高点或在第二季度
详细到2025年我国经济形势的判别,叶凡以为,跟着2024年三季度后一揽子方针连续落地,方针作用在2025年上半年将持续开释,受基数效应及上半年方针叠加作用影响,2025年经济或呈现前高后稳走势,单季度最高增速或呈现在第二季度,有望打破5%,全年则仍有望完成4.5%—5%的增速。
对GDP的拉动中,消费和出资将持续起到主导作用,出口拉动或有所下降。2024年前三季度终究消费对GDP的拉动为2.4%,本钱构成总额对GDP的拉动为1.26%,净出口对GDP的拉动为1.14%,估计2025年消费和出资增速持续加速,出口增速或有回落。
消费方面,2024年前11个月消费同比增加3.5%,但11月单月增加数据环比下降,消费复苏根底还需进一步筑牢。从方针面来看,2024年消费影响方针首要是“两新方针”(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2025年这一消费影响方针还将加量扩围,或将提高“地推形式”的重要性。
出资方面,三大出资中,制作业出资仍将坚持较快增加,基建出资在超长时间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增额之下,仍将成为支撑经济增加的重要力气,房地产出资或仍是负增加,但降幅将有所收敛。
2024年1月到11月,房地产开发出资同比下滑10.4%。在9月以来的一系列房地产相关方针出台后,土地和房地产消费成交活跃度显着提高,房地产在土地端的量和价都有了显着的改进,2025年上半年房地产出资状况或好于2024年。再考虑到需求侧,影响方针仍有空间,如税收抵扣、一线城市的限购全面免除、保证房收储等, 2025年预期全年房地产出资同比下滑3%,降幅收窄。
“抢出口”或支撑短期出口增速
经济增加“三驾马车”中,出口方面,叶凡进一步剖析以为,2024年11月出口增速向正常区间回归,2025年出口增速或前高后低。
“按美元计,2024年1月—11月我国出口总值3.24万亿美元,增加5.4%,较1月—10月上升0.3个百分点。上年同期基数举高,以及积压货品出口导致10月出口增速偏高,11月出口增速向正常区间回归,单月增速6.7%,较10月回落6个百分点。11月出口仍然显示出必定耐性,尽管美联储已敞开降息,但短期表里需在较高利率影响下或仍然承压,假如特朗普上台后开端加征关税,‘抢出口’或对短期出口增速有支撑。”叶凡说到。
中期来看,未来一至两年特朗普政府推出的关税方针或对我国出口带来必定压力。现在,我国对美出口占我国出口的比重约为14.6%,即便考虑经由第三国的转口交易,对出口的冲击也全体可控。而且,在方针落地前或许会呈现“抢出口”行为,对全年出口增速或仍有必定支撑,叶凡估计2025年出口增速前高后低,全年增速3%左右。
在2025年全体经济形势的预判下,区域开展又有哪些时机?从区域视角来看,2024年前三季度有18个省市的GDP增速超越全国增速,西部地区的均匀增速最快,其次是东部和中部地区,东北地区均匀增速最慢。考虑到2024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构成新格局的若干方针措施》,提出要加强要点范畴安全保证才能建造,强化动力资源保证,推动清洁动力基地建造,以及《求是》杂志2020年11月文章指出,“为保证我国工业安全和国家安全,要着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工业链、供给链,力求重要产品和供给途径都至少有一个代替来历,构成必要的工业备份体系”,西部地区迎来工业备份的开展要害。
“现在,四川、重庆和贵州已从官方方针层面建立打造工业备份基地,云南、湖南、湖北、江西和甘肃等省份在官方网站或官媒上说到‘争夺创立工业备份基地’等。其间触及的首要工业包含轿车、电子、配备制作、新资料、航空航天等要害设备、要害零部件和要害资料。金融支撑方面,也提出了建造西部金融中心。而这方面,成渝可构成合理分工和开展合力,一起开辟增量金融市场,如金融科技、绿色金融、数字钱银等范畴。”叶凡说到。
(修改:曹驰 审阅:何莎莎 校正:张国刚)